当前位置:首页 > 爱美百科 > 正文

克己复礼的意思 克己复礼的真正内涵

本文目录一览:

克己复礼是什么意思?

克己复礼

[成语解释]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典故出处]汉班固《东都赋》:克己复礼,以奉始终。

译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以信奉这条信条贯彻始终。

[近义词]复礼克己

[常用程度]生僻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约束自己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扩展资料:

近义词:严于律己

[成语解释]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

[典故出处]宋·陈亮《谢曾察院君》:“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

译文:严格地约束自己,在外面遇到事情就要身先士卒。

[近义词]严以律己

[反义词]宽以待人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补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补充式

[产生年代]古代

“克己复礼”是什么意思?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儒家学说为达到仁的目的步骤。

克己→成礼→仁。

克己是第一步,意思就是战胜自己。

人必须战胜自己的欲望,然后才能作为礼,人人克己复礼,天下归仁。

这个道理很简单。

每个人都必须要克制私欲,遵守公德,就比如排队,每个人的心里可能都要站到前面去,但是不行,你必须要遵守秩序,克服自己内心自私的想法,在那里排队。

这样秩序就不会乱。

年老的年少的都能在这个秩序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所谓仁者爱人不就是这个吗?

否则人人争先恐后,那就是丛林法则,力量大的人得到所有的, 力量小的人什么也没有。

谈不上礼,更谈不上仁。

道理说起来很明白,但是做起来就很难了。

第一在中国古代,二千年来的官本位 社会 ,官老爷们何曾想过克己,他们恨不得拥有一切资源,将自己的私利最大化。土地兼并,转移赋税,最后落得个官逼民反了事,这才形成了中国 历史 一乱一治的模式。

第二,谁遵守 社会 规则,谁倒霉啊。 历史 上的宋襄公倒是克服自己复归礼节,敌人不过河他不打,敌人没有扎好营寨他不打,结果呢,被 历史 嘲笑了两千年。在 历史 上的各种博弈里面,从来都是谁违反规则谁赢,谁赢就能通吃一切。所以老子说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如此说来,两千年来的皇帝个个都是盗贼了。

这就让这句克己复礼成了一句空话。

中国现在一直提倡 社会 公德,这就需要每个人克制自己的私欲。

其实论语里许多话都跟克制自己有关,例如:

一日三省吾身。就是要求自己每天反省自己。

还有见贤思齐,就是要求自己跟道德高尚的人学习。

孔夫子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每天都有众多弟子提问,所以他应该是那个时代的一枚问答达人。

有一天,颜回问孔夫子怎样叫做“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

颜回进一步问,“克己复礼”包括哪些内容呢?孔子列举了四项:“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回听了而后说道:我虽然不怎么高明,但一定要重视这四条道理,一定不能“非礼”啊。

这就是克己复礼的由来,也成为儒学的一个核心词汇。

在冯友兰先生看来,孔子的仁和礼是统一的,没有矛盾,色声香味触法这些欲望 情感 是在要在传统的礼影响和约束下显示出来,只能以礼作基础,不能跟礼矛盾。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仁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为仁”须要“克己”。

“克己复礼”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人不但把自己的心思压住,别胡来乱来;还要让自己的行为符合礼仪规矩,不走歪路捷路。

在《论语·颜渊》中记载,颜渊问老师孔子什么是“仁?”孔子回答:“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在孔子看来,“仁”是人必须坚守的修为,怎样才能做到“仁”呢?孔子说了,克制自己、践行礼仪。

孔子所说的“礼”是周公旦倡导的周礼,是儒家理论的经典。尽管周礼过于格式化,但是,它还是人所应该遵循的规矩,是人要追寻的修为。

在今天看来,孔子说的话实在太有道理了。

生而为人,吃的五谷杂粮,走的万条路途,经的千般世事。没有一天能离开这个世界,也不可能不和别人打交道。人走得顺着正道、人行得坚守路数。天地不可能顺着你的意思走,别人也不能顺着你的心情过。

所以,人得把住自己不任性,管住自己不非礼。

“克己复礼”既有“从严律己”的意思,更有“守法敬畏”的意思。

生而为人,都是一枚肉身,把别人当傻瓜不行,不管住自己不行,不按规矩出牌更不行。

‘’克己复礼‘’是中国古代圣人孔子提出并倡导的,是儒家思想的精髓。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教圣教主,是万圣之师,历代王朝都把儒教作为国教,奉为至尊。儒教的核心思想是‘’仁‘’和‘’礼‘’,‘’仁‘’是‘’仁者爱人‘’,就是要体察民情,善待百姓,为民造福,反对苛政暴敛、欺榨百姓;‘’礼‘’是‘’克己复礼‘’,就是克制、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言行符合礼制的要求,用现在话说就是恢复法制礼仪,严以律己、遵纪守法。

从以上解读可以看出,孔子的‘’克己复礼‘’学说,不仅在古代还是现代,或者将来的后代,都有其不可磨灭的现实和积极意义,为历代政治家的治国理政和平民百姓的为人处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克己复礼”是孔子学说的一个重要概念,出自《论语·颜渊》一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对于“克己复礼”,传统和众认的解释是要约束和克制自己的私欲,从而使各自的言行合乎礼的规范。这种解释看似顺理成章,无可非议,实则大错特错,歪曲经典。这种解释之所以被公认,大概是受了朱熹解释的影响,因为朱熹在传统文化领域地位很高,所以他的解释几乎没有人质疑过。

朱熹解克己复礼,其言曰:“克是克去己私。己私既克,天理自复,譬如尘垢既去,则镜自明;瓦砾既扫,则室自清。”又曰:“克己复礼,间不容发,无私便是仁。”又曰:“天理人欲,相为消长,克得人欲,乃能复礼。”又曰:“敬如治田灌溉,克己如去恶草。”朱熹理学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所以在解释“克己复礼”时把“复礼”和人欲对立起来,认为只有约束和克制人欲,才能达到复礼的目的。

孔子的意思真是这样的吗?儒家思想真象朱熹理学那样主张禁欲吗?答案是否定的。人欲生而有之,本身就是天理,灭人欲就是灭天理,所以“存天理、灭人欲”本身就是伪命题。朱熹自己就因“引诱尼姑二人以为宠妾”、“家妇不夫而孕”(儿媳在丈夫死後却又怀孕)等事被弹劾。这两条无风不起浪的作风问题是对朱熹及其以“存天理、灭人欲”为纲领的理学最大的打击!朱熹硬把理学的内容塞进儒家思想,是对儒家思想的篡改和污染,实为儒中之贼,并不配享孔庙。儒家思想并不主张禁欲,而是主张中庸之道,在承认人欲正当性基础上,把人欲规范在礼的范围内。“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食色,性也”,这都是儒家思想。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子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微子篇》)子曰:“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从孔子的这些言论中可窥一斑,哪里有禁欲的影子?分明只是强调欲而有道罢了。

私欲是天然的,也是合理的,私欲只可规范,而不是禁止。那么把“克己”解释为约束、克制自己就是错误的。“克”的本义是能够、可以的意思。“己”是自己的意思,在这里表示自主、自觉、主动的意味。“克己复礼”就是能够主动、自觉地恢复周礼的意思。为了更好地理解这句话,我们可以把它放回原处,并结合当时的 历史 背景来理解。

“克己复礼”是颜回向孔子问仁时,孔子提出来的概念。孔子是大教育家,擅长因才施教,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针对不同的学生,孔子就有不同的答案。同样是问仁,樊迟问仁,孔子给的答案是“爱人”;仲弓问仁,孔子的答案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贡问仁,孔子回答说“子欲立而立人,子欲达而达人”;而颜回问仁时,孔子的答案则是“克己复礼”。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是孔子根据不同学生所达到的道德修养程度而针对性地给出的答案。

樊迟是个年青的小学生,道德修养尚浅,说得太深奥了根本听不懂,所以让他知道仁就是爱人就行了,“爱人”是仁的最低标准和最直接的表述,很好理解。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深得孔子真传,道德修养水平是诸弟子中最高的,故给出“克己复礼为仁”的答案。“克己复礼”当是仁的最高境界。“爱人”是仁的最低标准,有许多爱的方式和内容并不合礼,比如母亲溺爱孩子,那只是一种妇人之仁,并不是真正的仁爱。在“爱人”的基础上,努力使自己的言行都合乎礼的规范,这样,仁的境界就大大提高了。而仁的最高境界就体现在自觉性上,不但能使“爱”合乎礼的规范,还能不靠条款强制而自觉主动地达到。这就是思想已经从必然王国进入了自由王国,孔子所谓“从心所欲而不逾矩”。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篇》)颜回本身就很贫穷,而且安贪乐道,所以孔子在颜回问仁时,大可不必强调克制欲望,因为颜回已经做得够好了。让颜回节欲,莫非连凉水也不让喝,岂不太可笑了?孔子只是强调“复礼”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因为这是最难的,这才是对最得意弟子应该说的最高水平的话。“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听听这句话,“天下归仁焉”,这是多高的境界,岂是简单的“爱人”境界所能达!孔子又补充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就更说明白了,为仁的最高境界就在于由己,难道能是由别人(强制)吗?孔子说得这么明白,为什么几千年来就没有人能正确理解呢?可见,尊古而不泥古,尊贤而不盲从于贤,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才是治学的正确方法。

附:

朱熹(1130.9.15—1200.4.23)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的理学思想(以“存天理、灭人欲”为纲领)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被称为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以上为网上传统评价,实则有待商榷)

“克己复礼”这句话出自《论语.颜渊篇》里的“颜回问仁”一章:颜渊问仁。子日:“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为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诸事斯语矣”。

直译为:颜回问孔子什么叫“仁”,孔子回答说,一个人能克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的言行都符合礼的规范,这就是“仁”。能一天做到克制自己而言行又符合礼的规范,天下的人就会称你为仁人。要做到仁德是必须依靠自己才行,而并非靠别人。颜回又问仁的纲领是什么?孔子进一步说明说,凡是不符合礼制约东西不要去看,也不要去听,不符合礼制的也不要去说,不符合礼制的事更不能去做。颜回说,我虽然不聪敏,但所有的行事依然还会遵循你的教导方法去做的。

其中“克己复礼”一语是儒家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儒家一直推崇“忠义礼仁信”,并主张“和中”,提倡中庸之道,积极推动恢复周礼,以规范国家和民众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提倡大家都要做到言行遵循礼制,适度调节自己的欲望,使之不逾礼和违礼,不能毫无节制地放纵私欲,脱离中道礼规。

通俗地说,就是克制自己的欲望,来维护正统的礼仪。

现在来看,这句话过于绝对。相当于“凡是不符合周礼的,全是错误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做。

可是事实上呢,有些事物不是因为你不看就不存在,更不会因为你不去做而不发生,有些像小说里常写的那样,每当看到性感美女,就叫把眼睛蒙起来,甚至想象她年老色衰一副枯骨的样子!

这样反而显示了性感美女的魅力所在。

同样,克制本身就暗示了那些“非礼”的魅力所在。而唯一的办法竟然只是克制,却不是消灭。

这一句话如果是对的,那么“人之初,性本善”就是错的!

承诺诱惑的存在,甚至承诺丑恶的存在,却拿之毫无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固守本心,勿视,勿听,勿言,勿行。

仿佛看到有人在光天化日之下行凶,我们要做的不是冲上前去制止犯罪,而是闭上眼晴,扭头就走。

克己复礼是颜回问仁时,孔子给他回答的话。其意思是:克制自己的私欲,使自己言行回归到《周礼》的要求。克己,克制私欲,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复,回归。《周礼》是周代的典章制度,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礼乐、 社会 、自然环境等在内的生态系统典章制度。

《周礼》(原名《周官》),共四万多字,是作者周公借鉴尧、舜和夏商二代有关治国经验、效天法地而编成的治国典制。其内容涵盖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六篇,无所不包。

《天官》包括建立国都、确定宗庙和朝廷的位置、划分都城与郊野的界限,设官分职(属于治理国政之官)。

《地官》包括建立国都、确定宗庙和朝廷的位置、划分都城与郊野的界限,设官分职。

《春官》包括建立国都、确定宗庙和朝廷的位置、划分都城与郊野的界限,设官分职,掌管国礼,以辅佐王和国家。

《夏官》包括建立国都、确定宗庙和朝廷的位置、划分都城与郊野的界限,设官分职。

《秋官》包括建立国都、确定宗庙和朝廷的位置、划分都城与郊野的界限,设官分职。

《冬官》涉及农业、商业、百工(百种手工业)、王公、士大夫、妇功等国家六类职业。

“六官”中,“天地”代表空间,“春夏秋冬”代表四时——时间;又包含“礼”“乐”。而“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见《礼记·乐记》)这意味着把宇宙大自然规律(包括序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作为治国理政的效法对象。

这部典制由于 历史 的局限性,难免有缺陷。其中有的可能被施行智巧权术的官员所利用,造成假公济私。但从整个框架来看,是古代一部罕见的生态系统型的治国典制。尤其是《论语·尧曰》第一章阐述的周代典章制度内涵提到:“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即“周代执政者重视四件事:人民、粮食、丧礼、祭祀。宽厚能得到百姓的拥护,诚信能得到人们的信任,勤勉能取得功绩,公正公平会使百姓心悦诚服。”其中人民(人口)、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 社会 物质生活条件(在哲学上说,属于 社会 存在),必不可少。

从“援仁入礼”的角度看“克己复礼为仁”

在《论语》中,我们没有看到孔子关于什么是“礼”的论述,没有给“礼”下定义。这可以说是孔子的一贯风格,就如同他从来不给“仁”下定义一样,而只是在对“仁”的具体实践中言“仁”,在对“礼”的具体实行中言“礼”。

《左传》昭公十二年有这样的记载:“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这句话表明,“克己复礼”的行为符合“仁”的原则和精神,这是孔子之前人们已经取得的思想认识。

但是,“克己复礼”和“仁”之间有什么样的具体的理论联系,为什么“克己复礼”符合“仁”的精神,却不得而知。孔子承接了这一原有的认识,将“仁”和“礼”的关系具体化,丰富和推进了这一思想。

在《论语·颜渊》篇中有这样一段著名的对话:

这里的“克”,一般解释为“克制”“约束”;“复”,一般解释为“反(返)”或“符合”,“复礼”亦即符合礼。

笔者以为,“礼”既然是泛指一系列要求人们去遵守的行为规范,那么,对“礼”的实行或遵守就可以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有意识的实行遵守,一种是无意识的实行遵守。

无意识的实行遵守 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应该如何去做,却不理解或尚不理解为何要如此做。这种情况多发生在孩童身上,他们虽然不理解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但仍然可以按照“礼”的要求去做,在成年人的指导下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礼”。

有意识的实行遵守 则不但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对“复礼”的行为及其理由有所理解,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和机械地执行。孔子所谓“复礼”显然是指这种在某种自我意识主导下的“复礼”。

如果再进一步分析,有意识的“复礼”实际上亦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情况,由此而有境界和效果的高低之别乃至真实和虚伪的性质不同: 一种是经过“克己”而达到之“复礼”,一种是没有经过“克己”之“复礼”。

后一种情况亦是可能的,因为一个人在理解了为何要遵守“礼”的要求的情况下,完全也可以不在内心深处接受和认可“礼”的要求,但这并不妨碍他的行为能够在外在的形式上符合“礼”。这样的人,虽然其行为举止皆中规中矩不失礼节,但是其行为却不具备发自内心的道德依据,并没有真正做到“克己”以“复礼”。

只有在内心深处对“礼”有了高度的认同并化为自己的愿望,方能真正自主自觉、心悦诚服、毫不勉强地用“礼”来约束自己,是谓“克己复礼”。

经过“克己”之“复礼”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具有自主性和自律性,故为“真”、为“实”;不经过“克己”之“复礼”不是发自内心的、自主自觉的行为,心中并不情愿,徒具虚文而已,故为“伪”、为“虚”。

所以,同样是“复礼”的行为,由于内在的道德依据之有无,而有此“克己”与否乃至真伪虚实的重大差异。显然,自主、自觉、真实的行为在价值上要高于不自主、不自觉、虚伪的行为。 在孔子那里,这个决定“复礼”的行为之真伪虚实的内在道德依据就是“仁”。

孔子对以“仁”为内在依据和动力的“复礼”十分重视,而反对那种徒具形式的表面文章,曾发出过 “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论语·阳货》)的感叹。

在他看来,玉帛、钟鼓等陈设和排场仅仅是行“礼”的工具和“礼”的外在表现形式,而不是“礼”的本质和实质,“礼”是用来治理国家和管理 社会 的,靠的是一整套典章制度和规范,而不是依仗钟鼓、玉帛之类的摆设。

在孔子看来,周礼之所以衰败过时,就是因为缺乏内在的道德依据,所以他援“仁”入“礼”,用“仁”来充实“礼”,使“礼”获得了内在的道德依据和精神支撑。

在他看来,只有具备了内在的道德依据,“礼”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其 社会 功能,离开了内在的道德依据,“礼”就容易流为空架子、走过场,甚至弄虚作假或被弃之不顾。

所以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人而不仁如礼何”这句话,道出了这个决定“复礼”的行为之真伪虚实的内在道德依据是什么,它就是“仁”。

一个人内心有“仁”,就会用“仁”来约束和要求自己,此种行为就是“克己”。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孔子才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这种有“仁”为内在道德依据和动力的“复礼”,其“复礼”是由“仁”而发,是内心之“仁”的表现及其导致的结果,而不是出于外在的压力或做给别人看的,这样的“复礼”对人是一种享受和愉悦。

相比之下,那种没有“仁”作为内在道德依据和动力的“复礼”,虽然在形式上看亦可以循规蹈矩而不失礼,但不过是徒具虚文、徒增虚伪而已,这样的“复礼”对人只能是一种勉强和压抑。

“克己复礼为仁”的命题把“仁”和“礼”融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是对于“仁”的思想还是对于“礼”的实践,都是一种重要的发展。

“仁”与“礼”的有机结合,“礼”因“仁”而具有了内在的道德依据和生命力,免于流为僵化空洞的形式和弄虚作假,“仁”也因“礼”而更具实践性,在 社会 生活中获得了更为广泛的应用空间。

笔者认为,以“仁”为“礼”的内在依据,以“礼”为“仁”的外在表现,将内在的“仁”与外在的“礼”统一起来,是孔子“克己复礼为仁”这句话的精义所在,也是孔子论“仁”“礼”关系的关键所在。

援“仁”入“礼”,把“仁”的精神注入“礼”中,以仁爱之心和仁爱之情来实行“礼”,这也符合“仁”的本来意义。

汉代的学者喜欢用“相人偶”来解读“仁”的本义。“ 相人偶”首先是一种礼仪,是古人在社交场合双方见面时的互相礼敬。 “相人偶”也是古代礼制中贯穿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观念,它是一种“同类意识”,是交往双方的一种互相认可和尊重。

具体来说,就是在行“礼”(广义上“礼”泛指人际交往)时,要“以人意相存问”(《中庸》郑玄注),即把对方当人看,以“同位”之人待之,用对待一个人应有的尊重和礼貌与之交往。 这样,在行“礼”时便会充满爱心、人情味和真实的 情感 ,而不是徒具僵硬、死板和麻木的形式。

虽然“礼”的宗旨是“别异”,把人群分成了严格的等级,但“礼”又承认交往的双方毕竟都是独立的人,都有作为一个人的尊严和人格。

因而,“礼”不但要求 社会 地位高的人应受到 社会 地位低的人的尊敬,同时也要求地位尊贵者礼敬地位卑贱者,主张“卑己尊人”(《礼记·表记》)、“以贵下贱”(《周易·象传》)、“尊人自损”(《白虎通义·礼乐》),以达到“礼义立则贵贱等矣,乐文同则上下和矣”(《礼记·乐记》)的效果,而不能态度倨傲、藐视对方,否则就是“无礼”“失礼”。

显然,这种充满了爱心、人情味和真实 情感 并体现了一定的平等精神的“礼”,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实现 社会 的和谐与秩序,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孔子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西周以来赖以维护贵族宗法制度和 社会 等级秩序的周礼经历了数百年的时局变换,已不免流于僵化的形式,其 社会 功用已大大地衰减。 孔子大力倡导“克己复礼”,是要借助于“礼”这一套曾经行之有效的制度和规范,注入新的生命力,用这种振兴了的、与时俱进了的新“礼”来解决严峻的现实问题。

“礼”在它最初的创制者周公那里只是一个单纯的政治概念, 而经过孔子的援仁入礼,“礼”就不仅是政治之“礼”,又是道德之“礼”,是一个植根于人心、人性中的,具有丰富伦理道德内涵的概念,这是孔子对周公之“礼”的重大改造。

“礼”被赋予了道德的内涵,就由外在的、被动的、政治的约束,转化为人们内在的、主动的、自觉的道德诉求。

援仁入礼后的“礼”,其适用范围也大大地扩展了,从过去只适用于贵族成员变成适用于全体 社会 成员,从而获得了更加普遍的价值和意义。

总之,孔子的援仁入礼,既是对“礼”的充实和改造,也是对“仁”的丰富和提升。孔子认为,只有借助于对这样的“礼”的实践,借助于“仁”与“礼”的结合,才能实现“天下归仁”的政治理想和道德理想。

可以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寄托了孔子进行 社会 改革、变天下无道为天下有道的政治理想。

【孔子‘’克己复礼‘’的辩证分析】个人理解,克己复礼的含义,可分两个方面解释:一、从积极的方面理解,指古代礼制,相当于礼貌的礼,主要用于个人品德修养,即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谓仁义礼智信,对于个人立德修身和 社会 进步,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二、从消极的方面理解分析,也指古代礼制,但主要指人分三六九等,冷酷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有利于封建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秩序,搞封建的愚民政策,防止人民反抗,揭竿起义,犯上作乱。综上,克己复礼的意义,还是应一分为二辩证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克己复礼的意思 克己复礼的真正内涵

克己复礼什么意思?

1.克己复礼意思是指儒家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2.出自《论语·颜渊》。

3.《论语·颜渊》:颜渊问仁。

4.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5.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意思:颜渊向孔子请怎么做到任,孔子说:“能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

6.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

克己复礼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指儒家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出自《论语·颜渊》。

《论语·颜渊》:“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

意思:颜渊向孔子请怎么做到任,孔子说:“能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

扩展资料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审美、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

《论语》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

《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清朝赵翼解释说:“语者,圣人之语言,论者,诸儒之讨论也。”

其实,“论”又有纂的意思,所谓《论语》,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现存《论语》20篇,492章,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